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山乌桕”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山乌桕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乌桕属|S]] [[Category:植物|S]] {{FOC|abst={{ABS|山乌桕 Shān Wū Jiù| 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 Arg.|山乌桕、红心乌桕(广东) ||大戟科|乌桕属|}} |imgs=5 }} 乔大或灌木,高3-12米,罕有达20米者,各部均无毛;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叶 互生,纸质,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短狭或楔形,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中脉在两面均凸起,于背面尤著,侧脉纤细,8-12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略呈弧状上升,离缘1-2毫米弯拱网结,网脉很柔弱,通常明显;叶柄纤细,长2-7.5厘米,顶端具2毗连的腺体;托叶小,近卵形,长约1毫米,易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长4-9厘米的顶生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丝状,长1-3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宽近1毫米,顶端锐尖,基部两侧各具一长圆形或肾形,长约2毫米宽近1毫米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5-7朵花;小苞片小,狭,长1-1.2毫米;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裂齿;雄蕊2枚,少有3枚,花丝短,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圆柱形,长约5毫米;苞片几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三角形,长1.8-2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短尖,边缘有疏细齿;子房卵形,3室,花柱粗壮,柱头3,外反。蒴果黑色,球形,直径1-1. 5厘米,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6月。 广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生于山谷或山坡混交林中。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南部。 木材可制火柴枝和茶箱。根皮及叶药用,治跌打扭伤、痈疮、毒蛇咬伤及便秘等。种子油可制肥皂。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FOC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山乌桕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