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牛膝菊”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牛膝菊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ICM|item={{CMM|牛膝菊 Niú Xī Jú |Galinsoga parviflora Cav. |向阳花,铜锤草,珍珠草,兔儿草 |辣子草 |菊科牛膝菊属 |全草 |淡,平。归肺、肝、胃经。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止血。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咳喘,肺结核;外用治创伤出血。 |《中华本草》 }}|image=default.jpg|title=“”}} --> [[Category:牛膝菊属|N]] [[Category:植物|N]] {{FOC|abst={{ABS|牛膝菊 Niú Xī Jú|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向阳花,铜锤草,珍珠草,兔儿草 ||菊科|牛膝菊属|《中华本草》、 1985《中国植物志》}} |imgs=11 }} 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纤细,基部径不足1毫米,或粗壮,基部径约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茎枝被疏散或上部稠密的贴伏短柔毛和少量腺毛,茎基部和中部花期脱毛或稀毛。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1.5)2.5-5.5厘米,宽(0.6) 1.2-3.5厘米,基部圆形、宽或狭楔形,顶端渐尖或钝,基出三脉或不明显五出脉,在叶下面稍突起,在上面平,有叶柄,柄长1-2厘米;向上及花序下部的叶渐小,通常披针形;全部茎叶两面粗涩,被白色稀疏贴伏的短柔毛,沿脉和叶柄上的毛较密,边缘浅或钝锯齿或波状浅锯齿,在花序下部的叶有时全缘或近全缘。头状花序半球形,有长花梗,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径约3厘米。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宽3-6毫米;总苞片1-2层,约5个,外层短,内层卵形或卵圆形,长3毫米,顶端圆钝,白色,膜质。舌状花4-5个,舌片白色,顶端3齿裂,筒部细管状,外面被稠密白色短柔毛;管状花花冠长约1毫米,黄色,下部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托片倒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纸质,顶端3裂或不裂或侧裂。瘦果长1-1.5毫米,三棱或中央的瘦果4-5棱,黑色或黑褐色,常压扁,被白色微毛。舌状花冠毛毛状,脱落;管状花冠毛膜片状,白色,披针形,边缘流苏状,固结于冠毛环上,正体脱落。花果期7-10月。 产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生林下、河谷地、荒野、河边、田间、溪边或市郊路旁。原产南美洲,在我国归化。 全草药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对外伤出血、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胆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在欧洲及苏联,这个种也有归化的。此外,还有1种。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FOC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牛膝菊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