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库
图片库
中药·应用库
关于
登录
查看“中药:大血藤”的源代码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
中药:大血藤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YP_TMP|abst={{YP_ABS|{{PAGENAME}}|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ecuneata (Oliv,) Rehd.et Wils. 的干燥藤茎。|血藤(《本草图经》),大活血(《植物名实图考》),五花血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藤、赤沙藤(《浙江中药手册》),活血藤、血通、血木通(《中药志》),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血灌肠、花血藤《湖南药物志》),黄梗藤、八卦藤、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闽东本草》),山红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陕西中草药》),红血藤、黄省藤、鱼藤、红菊花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imgs=2 |imgmix='' }} [[Category:饮片|D]]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特征】===== 呈类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粗糙。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导管孔,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 大血藤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糖苷类、酚酸类成分等。大血藤的糖苷类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 抗病原微生物:大血藤 70% 乙醇、60% 丙酮溶剂提取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MIC<sub>90</sub> 依次为 200、100、825mg/ml。 # 抗炎:大血藤水提液 2.5、5、10g/kg 连续灌胃给药 5d,可以显著延长醋酸腹腔注射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显著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程度、肿胀率;大血藤水提液 2.5、5、10g/kg 连续灌胃给药 15d,可以显著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 2。大血藤水煎液 0.35、0.7、1.4g/kg 连续灌胃给药 20d,能够显著降低苯酚引起的大鼠盆腔炎症反应,抑制子宫肿胀,降低血清中 TXA<sub>2</sub> 和 TXA<sub>2</sub>/PGI<sub>2</sub> 比值。 =====【药性】===== 苦,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仆肿痛,风湿痹痛。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肠痈腹痛:本品苦平,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等。常与蒲公英、生大黄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 痹证:本品苦平,祛风止痛。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与透骨香、香樟根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 妇乐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大血藤、忍冬藤、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延胡索、大青叶、蒲公英、大黄、甘草。<br/>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 妇宝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br/> 药物组成:大血藤、忍冬藤、地黄、白芍、杜仲叶、续断、延胡索、川楝子、侧柏叶、莲房、麦冬、甘草。<br/> 功能主治:益肾和血,理气止痛。用于肾虚夹瘀所致腰酸腿软、小腹胀痛、白带、经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见上述证候者。 # 山龙药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br/> 药物组成:大血藤、徐长卿、称钧风、麻口皮子药、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br/> 功能主治:追风祛湿,舒筋活血,滋补强身。用于风湿劳伤,筋骨疼痛,四肢无力,腰膝酸软,活动不利等症。 # 阑尾消炎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br/> 药物组成:大血藤、金银花、大青叶、败酱草、蒲公英、川楝子、大黄、木香、冬瓜子、桃仁、赤芍、黄芩。<br/>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ABS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YP TMP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中药:大血藤
。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