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荞麦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金荞麦
金荞麦 Jīn Qiáo Mài
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

http://online.bjyyjy.org.cn/%E9%87%91%E8%8D%9E%E9%BA%A6
别 名 天荞麦、赤地利(唐本草)、透骨消、苦荞头
科 属 蓼科 > 荞麦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化,黑褐色。茎直立,高50-100厘米,分枝,具纵棱,无毛。有时一侧沿棱被柔毛。叶三角形,长4-12厘米,宽3-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戟形,边缘全缘,两面具乳头状突起或被柔毛;叶柄长可达10厘米;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5-10毫米,偏斜,顶端截形,无缘毛。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尖,边缘膜质,长约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关节,与苞片近等长;花被5深裂,白色,花被片长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 柱头头状。瘦果宽卵形,具3锐棱,长6-8毫米,黑褐色,无光泽,超出宿存花被2-3倍。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产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生山谷湿地、山坡灌丛,海拔250-3200米。印度、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越南、泰国也有。

块根供药用,清热解毒、排脓去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