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囊瓣芹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川鄂囊瓣芹
川鄂囊瓣芹 Chuān è Náng Bàn Qín
Pternopetalum rosthornii(Diels) Hand.-Mazz.

http://online.bjyyjy.org.cn/%E5%B7%9D%E9%84%82%E5%9B%8A%E7%93%A3%E8%8A%B9
别 名
科 属 伞形科 > 囊瓣芹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 第55(2)卷 (1985)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棕褐色,长10-15厘米。茎1-2,不分枝,有时1-2分枝或二歧式分枝。基生叶有长柄,长10-20厘米,基部有褐色膜质叶鞘,叶2回三出分裂,两侧的裂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4厘米,宽0.5-1.5厘米,中间的裂片狭长,长7-11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楔形,顶端长尾状,裂片有短柄或无柄,边缘都有微向内弯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最上部的茎生叶1-2回三出分裂,无柄或有短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辐7-40,长2-4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3,小总苞片披针形,2-3个;萼齿钻形;花瓣倒卵形,基部狭窄,顶端凹缺,有内折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伸长,直立。果实卵形至广卵形,长3毫米,宽2毫米,果棱线形,每棱槽中油管1-3,合生面油管2-4。花果期4-8月。

产四川、湖北。生于海拔1300-2170米的山坡沟谷、潮湿岩石上、河岸和竹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本种接近五匹青 P. vulgare (Dunn) Hand. -Mazz. 和散血芹 P. botrychioides(Dunn) Hand. -Mazz. 但本种的叶为1-2回三出分裂,裂片狭长,顶端长尾状,边缘有微向内弯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果实卵形至广卵形,而与后两种不同。

据 Diels (in Engl. Bot. Jahrb. 29: 495. 1900.) 的原始文献记载和 Wolff [in Engl. Pflanzenr. 90 (IV. 228): 176. f. 14. 1927] 的描述和插图,果实棱槽中的油管是单生的,但从四川、湖北等不同地区的标本中所观察到的成熟果实,棱槽内的油管1-3。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