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大戟
大戟 Dà Jǐ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http://online.bjyyjy.org.cn/%E5%A4%A7%E6%88%9F
别 名 京大戟(北京植物志,福建植物志),湖北大戟(湖北植物志
科 属 大戟科 > 大戟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20-30厘米。直径6-14毫米,分枝或不分枝。茎单生或自基部多分枝,每个分枝上部又4-5分枝,高40-80 (90)厘米,直径3-6 (7)厘米,被柔毛或被少许柔毛或无毛。叶互生,常为椭圆形,少为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变异较大,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或呈楔形或近圆形或近平截,边缘全缘;主脉明显,侧脉羽状,不明显,叶两面无毛或有时叶背具少许柔毛或被较密的柔毛,变化较大且不稳定;总苞叶4-7枚,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近平截;伞幅4-7,长2-5厘米;苞叶2枚,近圆形,先端具短尖头,基部平截或近平截。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顶端,无柄;总苞杯状,高约3.5毫米,直径3.5-4.0毫米,边缘4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的缘毛;腺体4,半圆形或肾状圆形,淡褐色。雄花多数,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具较长的子房柄,柄长3-5 (6)毫米;子房幼时被较密的瘤状突起;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球状,长约4.5毫米,直径4.0-4.5毫米,被稀疏的瘤状突起,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花柱宿存且易脱落。种子长球状,长约2. 5毫米,直径1.5-2.0毫米,暗褐色或微光亮,腹面具浅色条纹;种阜近盾状,无柄。花期5-8月,果期6-9月。

广布于全国(除台湾、云南、西藏和新疆),北方尤为普遍。生于山坡、灌丛、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和疏林内。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

根入药,逐水通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并有通经之效;亦可作兽药用;有毒,宜慎用。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