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兜铃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北马兜铃
北马兜铃 Běi Mǎ Dōu Líng
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

http://online.bjyyjy.org.cn/%E5%8C%97%E9%A9%AC%E5%85%9C%E9%93%83
别 名 马斗铃(东北),铁扁担(陕西),臭瓜篓(山东)、茶叶包、河沟精、天仙藤(山西),万丈龙、臭罐罐(内蒙古),臭铃当、吊挂篮子、葫芦罐(甘肃)
中 药 马兜铃
科 属 马兜铃科 > 马兜铃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2004年版)


草质藤本,茎长达2米以上,无毛,干后有纵槽纹。叶纸质,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3-13厘米,宽3-10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扩展,长约1.5厘米,边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基出脉5-7条,邻近中脉的二侧脉平行向上,略叉开,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且稍凸起;叶柄柔弱,长2-7厘米。总状花序有花2-8朵或有时仅一朵生于叶腋;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花梗长1-2厘米,无毛,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具长柄;花被长2-3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达6毫米,向上收狭呈一长管,管长约1.4厘米,绿色,外面无毛,内面具腺体状毛,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有时边缘下翻或稍二裂,另一侧渐扩大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3厘米线形而弯扭的尾尖,黄绿色,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花药长圆形,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单个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6-8毫米,6棱;合蕊柱顶端6裂,裂片渐尖,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蒴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6.5厘米,直径2.5-4厘米,顶端圆形而微凹,6棱,平滑无毛,成熟时黄绿色,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梗下垂,长2.5厘米,随果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灰褐色,长宽均3-5毫米,扁平,具小疣点,具宽2-4毫米、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湖北。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灌丛、沟谷两旁以及林缘,喜气侯较温暖,湿润、肥沃、腐植质丰富的沙壤中。朝鲜、日本和苏联亦产。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

本种药用,茎叶称天仙藤,有行气治血、止痛、利尿之效。果称马兜铃,有清热降气、止咳平喘之效。根称青木香,有小毒,具健胃、理气止痛之效,并有降血压作用。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