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冬青属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冬青属Ilex L.

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稀对生;叶片革质、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或具锯齿或具刺,具柄或近无柄;托叶小,胼胝质,通常宿存。花序为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条的叶腋内或簇生于2年生枝条的叶腋内,稀单花腋生;花小,白色、粉红色或红色,辐射对称,异基数,常由于败育而呈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花萼盘状,4-6裂,覆瓦状排列;花瓣4-8枚,基部略合生;雄蕊通常与花瓣同数,且互生,花丝短,花药长圆状卵形,内向,纵裂;败育子房上位,近球形或叶枕状,具喙。雌花:花萼4-8裂;花瓣4-8,伸展,基部稍合生;败育雄蕊箭头状或心形;子房上位,卵球形,1-10室,通常4-8室,无毛或被短柔毛,花柱稀发育,柱头头状、盘状或柱状。果为浆果状核果,通常球形,成熟时红色,稀黑色,外果皮膜质或坚纸质,中果皮肉质或明显革质,内果皮木质或石质。分核(内果皮)1-18粒,通常4-6,表面平滑、具条纹、棱及沟槽或多皱及洼穴,具1种子。

本属花粉粒为长球形、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角圆形、三裂圆形、近三角形、圆形或近圆形,赤道轴长约17.85-43.35μm;赤道面观为宽卵形、卵形、长卵形、椭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极轴长17.85-43.35μm。具三孔沟。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主要为棒状、小蘑菇状、鼓槌状、短鼓槌状、瘤状、小颗粒状和几个纹饰分子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水渍状,通常1种花粉的纹饰或多或少为以上2-3种纹饰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种占优势。

400种以上,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主产中南美洲和亚洲热带。我国约200余种,分布于秦岭南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而以西南和华南最多。

本属植物多为常绿树种,树冠优美、果实通常红色光亮,长期宿存,为良好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植物;花多而密,为良好的蜜源植物;木材坚韧细致,可制家具及雕刻等用;含有β-香树脂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酸及皂甙,并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有些种还含有嘌呤类生物碱。冬青属植物入药,多用于清热解毒、消炎、镇咳、化痰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在南美的巴拉圭茶Ilex paraguariensis及其他种为南美的重要饮料,美洲东南至古巴的Dahoon和我国的苦丁茶(之一)也作饮料和药物用。

本属模式种:构骨叶冬青Ilex aquifolium L.

分类“冬青属”中的页面

以下4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4个页面。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