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马齿苋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马齿苋
马齿苋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9%A9%AC%E9%BD%BF%E8%8B%8B
别 名 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本草纲》),马苋(《本草经集注》),马齿龙芽(《宝藏论》),马齿菜(《太平圣惠方》),马齿草(《雷公炮炙论》),五行草(《本草图经》),酱半草、安乐菜(《食鉴本草》,灰苋 (《洞天奥旨》),马踏草(《本草易读》),酸苋(《医林纂要》),豆板菜(《草药新纂》),瓜子菜(《岭南采药录》),长命苋、酱瓣豆草(《中国药用植物志》),蛇草(《南京民间草药》),酸味菜(《贵州民间方药集》),猪母菜、狮子菜(《福建民间草药》),地马菜(《江苏省植物药材志》),马蛇子菜、蚂蚁菜(《东北药用植物志》),耐旱菜(《中药志》),长寿菜(《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植 物 马齿苋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收加工】

夏、秋季节采收,除去残根和杂质,洗净,鲜用;或略蒸或烫后晒干。

【炮制】

净制,稍润,切段,干燥。

【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的段。茎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尖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蒴果圆锥形,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

【化学成分】

马齿苋的主要成分是黄酮、多糖、还含有机酸、生物碱、萜、香豆素、甾体、挥发油等。马齿苋的黄酮、多糖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1. 抗氧化:1g/ml 马齿苋水提液按 2、1、0.5ml/kg 给小鼠灌胃,连续 45d,可提高老龄小鼠的肝、脑、睾丸及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
  2. 抗肿瘤:马齿苋多糖浸膏按 25、50、100mg/kg 的剂量给接种过 S180 肉瘤细胞小鼠腹腔注射,连续 10d,可明显抑制 S180 实体瘤的生长,在 25~100mg/kg 范围内均能明显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值,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3. 降血糖、降血脂:马齿苋多糖按 200、400mg/kg 的剂量给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连续 28d,对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所引起的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缓糖尿病小鼠消瘦的症状。
  4. 安全性评价:马齿苋水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 LD50 为 1040mg/kg。
【药性】

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热毒血痢:本品性寒质滑,酸能收敛,入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可用于热毒血痢者,如《太平圣惠方》马齿粥;治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
    2. 痈肿,虫蛇咬伤:本品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可用于血热毒盛、痈肿疮疡、丹毒肿痛以及虫蛇咬伤者,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并外洗,再以鲜品捣烂外敷,如《医宗金鉴》马齿苋膏。
    3. 崩漏,便血:本品味酸而寒,入肝经血分,能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崩漏下血者,可单味药捣汁服;治大肠湿热,便血痔血者,常与地榆、槐角、风尾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成药例证】
  1. 舒心通脉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
    药物组成:马齿苋、千年健。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痹、胸闷、心悸等症,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 白头翁止痢片(《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药物组成:白头翁、黄柏、马齿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久痢不止等。
  3. 三味泻痢颗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药物组成:石榴皮、马齿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久痢不止等。
  4. 复方青黛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分册》)
    药物组成:青黛、马齿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斑化瘀,祛风止痒。用于进行期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等。
  5. 马齿苋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
    药物组成:鲜马齿苋。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用于肠道感染,肠炎。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