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虎掌南星
虎掌南星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干燥块茎。 | |
---|---|
别 名 | 虎堂,鬼蒟蒻,南星.虎掌章,天南星 |
植 物 | 虎掌 |
出 处 |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主块荟周边通常附着数个半球形大小不等的侧块茎或侧芽,形如“虎掌”,主块荟高 1~3cm,直径3~5cm,底部隆起。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顶部中火为除去荟的残痕凹陷,周围密布点状须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味辣,有麻舌感。
【鉴别】
-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2~21μm,脐点网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复粒有2~10 分粒组成。草酸钙针品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13~86μm。环纹导管多见,亦可见螺纹导管。
-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超声处理 20 分钟,滤过,滤液加茚三酮试液5滴,量水浴中加热5分钟,溶液显蓝紫色。
【浸出物】
照醇溶性没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附录XA)项下的热没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校班,口眼㖞斜, 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品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
3~9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数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生品肉服宜慎。
【贮藏】
置通风千燥处,防霉,防蛀。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虎堂(掌叶半夏) Pinellia pedarisecta Schott. 的干燥块茎。“虎掌”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经集注》: “形似半夏,但大而四边有子,如虎掌。”《本经逢原》日:“天南星之名,始自《开宝》。即《本经》之虎掌也,以叶取物,则名虎掌,根类取名,故名南星。虽具二名,实系一物。〞虎学南星在全国很多省份都作为天南星使用,我省亦如此。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块荟近网球形.直径3~4cm.块基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叶1~3或更彩。 叶片鸟足状分裂,製片6-13,披针形,中裂片长15~18cm,宽3~4cm,两边裂片依次短小,侧脉6~7 对,离边缘3~4mm 处孤曲,边缘为集合脉。花序梗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 拨针形,向下渐交细,色质如叶,宿存:肉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 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黄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浆果小,绿色至黄白 色,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花期5-7月,果期6~10月。
【产地】
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采收与加工】
秋、冬二季茎叶枯菱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洗净,干燥
【成分】
含生物碱、脂肪酸、苷类、甾醇类、氨基酸类、多糖等。
【检查】
- 水分:采用烘干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9.6%~11.3%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 15.0%。
- 总灰分:依法测定3批样品.结果在3.2%~3.6%之问。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过5.0%。
【浸出物】
经考察用 95%乙醇提取浸出物含量太低,误差大,用水提取难于过滤,故用70%乙醇作溶剂。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了批样品,结果在8.6% ~10.9%之间。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限度为不得少于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