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粉萆薢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粉萆薢
粉萆薢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 Dioscorea collettii Hook. f. var. hypoglauca (Palibin) C.T.Ting et al. 的干燥根茎。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7%B2%89%E8%90%86%E8%96%A2
别 名 赤节(《名医别录》),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白菝葜(《日华子本草》),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浙江武义、宣平、寿昌、临海、温州、平阳以及安徽款县,近年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以及江南各地亦产。

【采收加工】

通常在秋、冬二季采掘,将其块根挖出,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切成薄片,当天曝干者色佳。鲜片黄色,干燥后即呈白色。

【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砂石,取出淋水,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性状特征】

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药性】

苦,平。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膏淋:本品利湿,用于膏淋,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可配石菖蒲、黄柏、莲子心等用。
    2. 白带过多:本品去浊,用于白带过多,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可配车前子、泽泻、茵陈等用。
    3. 风湿痹痛:本品祛风除痹,用于风湿痹痛,机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麻木屈伸不利,局部红肿,可与威灵仙、白芍、川牛膝等用。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1. 萆薢分清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药物组成:粉萆薢、石菖蒲、甘草、乌药、益智仁。
    功能主治: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小便频数,时下白浊。
  2. 坤复康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粉萆薢、赤芍、乌药、香附、南刘寄奴、萹蓄、猪苓、女贞子、苦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用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之盆腔炎,症见带下量多,下腹疼痛等症。
  3. 天麻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粉萆薢、天麻、羌活、独活、盐杜仲、牛膝、附子(制)、当归、地黄、玄参。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证,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4. 骨刺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粉萆薢、制川乌、天南星(制)、白芷、甘草、穿山龙、红花、制草鸟、秦艽、当归、薏苡仁(炒)、徐长卿。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