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猪牙皂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猪牙皂
猪牙皂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不育果实。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7%8C%AA%E7%89%99%E7%9A%82
别 名 皂荚(《神农本草经》),皂角(《肘后备急方》),鸡栖子(《广志》),牙皂(《普济本事方》),乌犀(《本草纲目》),猪牙皂角(《海上集验方》),小皂(《本经逢原》),眉皂、小皂荚(《中药志》)。
植 物 皂荚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是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河北、山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区)。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不育果实,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
  • 猪牙皂: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 炒猪牙皂:取净沙子,置锅内,用文火炒热,加人净猪牙皂,拌炒至疏松鼓起呈深棕色,取出,筛去沙子,放晾。
【性状特征】
  • 猪牙皂: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和线状或网状的裂纹。顶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疏松,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以个小、饱满、色紫褐、有光泽者为优。
  • 炒猪牙皂:微鼓起,色泽深棕色,有光泽,气微香,有刺激性。
【化学成分】

猪牙皂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还含有鞣质、烷烃、甾醇、微量元素等。猪牙皂的萜皂苷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1. 抗炎、抗过敏:猪牙皂70%乙醇提取物按200、500、1000mg/kg给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以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compound48/80致大鼠皮肤过敏反应,组胺与5-羟色胺致小鼠全身过敏反应模型灌胃给药,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均可抑制小鼠、大鼠全身过敏反应。
  2. 抗肿瘤: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按0.3、0.15g/kg的浓度对小鼠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2d,可明显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
【药性】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中风,痫证,喉痹证:猪牙皂味辛而性窜,能通利气道,祛痰通窍开闭,故凡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属痰涎壅盛,关窍阻闭者,均可用此。顽痰胶阻于肺而见咳逆上气,稠痰难咯,不能平卧者尤宜用之。正如徐灵胎所谓:“稠痰黏肺,不能清涤,非此不可。”
【用法用量】

1.5~3g,多人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成药例证】
  1. 暑症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猪牙皂、细辛、薄荷、广盐香、木香、白芷、防风、陈皮、清半夏、桔梗、甘草、贯众、枯矾、雄黄、朱砂。
    功能主治:祛寒辟瘟,化浊开窍。用于夏令中恶昏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四肢发麻。
  2. 槟榔四消丸(水丸、大蜜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槟榔、酒大黄、炒牵牛子、猪牙皂、醋附香、五灵脂(醋炙)。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大便秘结。
  3. 通关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猪牙皂、鹅不食草、细辛。
    功能主治:通关开窍。用于痰浊阻窍所致的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4. 麝香心痛膏(《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
    药物组成:麝香、白芷流浸膏、猪牙皂流浸膏、冰片、水杨酸甲酯、樟脑、盐酸苯海拉明。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证见:胸痹、胸痛、憋气等。
【注意事项】
  1.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
  2. 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