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淡竹叶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淡竹叶
淡竹叶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B7%A1%E7%AB%B9%E5%8F%B6
别 名 竹叶(《名医别录》)。
植 物 淡竹叶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地区。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广东、江西等地。其中尤以浙江余姚、奉化、仙居、临海等地最为适宜。

【采收加工】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

【性状特征】

长 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 5~20cm,宽 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淡竹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还含有挥发油类、三萜类、酚酸、多糖、氨基酸等。淡竹叶的黄酮类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1. 抑菌:淡竹叶的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为 6.2%,对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 MIC 都是 12.5%;抑菌 pH 范围在 4~9 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2. 抗氧化:浓度为 0.838mg/ml 热水提取的淡竹叶多糖水溶液对・OH 和 O2- 均有较强的清除力,清除率分别达到 54.37% 和 41.37%,淡竹叶多糖具有的较强的生理活性。
  3. 保肝:药量为 125、250、500mg/kg 淡竹叶总黄酮大鼠灌胃给药 5d,可明显降低拘束应激 18h 后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浆 ALT 活性、肝组织的 MDA 含量和 NO 含量,显著提高血浆和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指数。
  4. 收缩血管:淡竹叶黄酮可浓度依赖性收缩常小鼠腹主动脉,EC3 为 0.305±0.021mg/ml,淡竹叶黄酮能明显收缩腹主动脉,其机制可能与激动 a 受体有关。
  5. 降血脂:大鼠灌胃 30% 淡竹叶醇浸膏 3 周,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6. 抗心肌缺血:药量为 50、100mg/kg 的淡竹叶总黄酮大鼠灌胃 10d,可抑制心肌缺血 / 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肌中 LDH 及 CK 的漏出,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 LDH 与 CK 活性,降低 MDA 含量,提高 SOD、 GSH-Px 和 NO 浓度,抑制 NF-kB 和 TNF-a 蛋白的表达,下调 Caspase-3 蛋白表达。
【药性】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热病烦渴:本品甘寒,功能清心泄热,除烦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之症,常与石膏、芦根等同用,若治孕妇热盛,烦热而渴,多于黄芩、知母、麦冬等配伍,如《医学心悟》淡竹叶汤。
    2. 心火亢盛,心热下移小肠之热淋:本品甘淡性寒,功能清心降火、渗湿利尿。治心火炽盛,口舌生疮,以及移热小肠,热淋湿痛等症,常于灯心草、滑石、白茅根等同用。
【用法用量】

6~10g。

【成药例证】
  1. 银翘解毒丸(浓缩蜜丸)、颗粒、片、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 清暑解毒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
    药物组成:金银花、芦根、淡竹叶、滑石粉、薄荷、夏枯草、甘草。
    功能主治: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用于暑热或高温作业中暑,症见烦热口渴、头晕乏力。
  3. 肾舒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海金沙藤、粗麦、大青叶、黄柏、淡竹叶、萹蓄、茯苓、地黄、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
【贮藏】

置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