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海星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入药部位】
全体。
【性味】
味咸,性平。
【功效】
解毒散结,和胃止痛。
【主治】
用于甲状腺肿大,瘰疬,胃痛泛酸,腹泻,中耳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g;研末,每次3g。
【采集加工】
捕捉后,去肉,晒干。
【生理特性】
体坚实,腕5个,狭长,末端渐变细,长达5cm以上。反口面满生小柱体,每个小柱体的顶上有半球形的颗粒1-20个,周缘有7-20个放射状排列的小棘,棘间有膜相连。上缘板一般为30个上下,大而厚,略呈长方形,排列整齐,如镶边状。下缘板与上缘板上下相对,数目相等。上、下缘板表面生有玻璃状细颗粒,各的边缘具有小棘,亦有膜相连。侧步带板小,菱形,沟缘有一行5-6个较大的棘;其他三边都生有较小的棘,内有一个较大,呈拇指状。口面间辐部各有一些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腹侧板。生活时缘板边为紫褐色,反口面小柱体为黄褐色,口面为浅黄白色。
【生长环境】
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药材性状】
镶边海星呈五角星状,5个腕狭长,逐渐变细,末端钝圆,腕的上缘板大而厚,略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下缘板表面有许多小颗粒,各缘板边缘具小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