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蓝根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板蓝根
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9D%BF%E8%93%9D%E6%A0%B9
别 名 靛青根(张秉成《本草便读》),蓝靛根(《分类草药性》),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植 物 菘蓝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均为栽培品。主产于河北安国、定州、安平、元氏、定兴等地,江苏的宿迁、徐州、姜堰、高邮、海门等地,山东的日照、安丘、高密、沂南、济南等地,安徽的太和、临泉、怀远、宿州、灵璧,湖北的黄冈、罗田、新洲、随州、孝感,辽宁的普兰店、康平、锦州、盖州和山西的霍州、定襄、临汾、芮城、平陆等地。此外黑龙江、湖南、四川、甘肃、陕西、新疆等省及自治区部分市县也有种植。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建立村、荣家团子、长安村、永合村、民强村、国富村、杏山堡村、庆阳山村、公民村,安徽省太和县,河北省玉田县唐自头镇、玉田镇、郭家屯乡、彩亭桥镇、林南仓镇、林头屯乡;宁夏隆德县沙塘镇魏李村、许川村、沙塘街道村;隆德县联财镇、好水乡、关堡乡、陈靳乡山河镇、温堡乡、奠安乡、神林乡、风岭乡;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吐莫乡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一管区九作业区绿色九队、三管区三作业区绿色三队、一管区二作业区绿色林场等地的板蓝根 GAP 种植基地已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验收。

【采收加工】

10~11 月经霜 1~2 次后挖根,去茎叶,洗净,晒至半干扎把,顺直后再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特征】
  • 根呈圆柱形,稍扭曲,长 10~20cm,直径 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并有支根或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质略软,体实而稍脆,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的 1/2~3/4,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以条长、粗大、体实者为佳。
  • 饮片:呈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化学成分】

板蓝根主要含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苷类及微量元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 (R,S)- 告依春 (C5H7NOS) 不得少于 0.020%;本品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 (R,S) 告依春 (C5H7NOS) 不得少于 0.030%。

【药理毒理】
  1. 抗病原微生物。
    1. 抗菌:1g/L 板蓝根多糖腹腔注射 1ml,连续 6d,能使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小鼠生存时间延长,脾脏的重量指数、菌落计数降低,血清中抗体 IgG 水平升高,脾脏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FN-γ 水平上升。体外实验,板蓝根对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联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板蓝根水提物体外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均为 500mg/ml,对沙门菌的 MIC 为 15.6g/L;板蓝根醇沉物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为 200、200、100、50mg/L;板蓝根浸膏对上述 4 种细菌的 MIC 依次为 200、200、200、100mg/L。
    2. 抗病毒:板蓝根水煎液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及 HBV-DNA 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依次为 50、25、25、100mg/ml。板蓝根水煎剂 5.5mg/m 具有直接抑制柯萨奇 B 病毒的作用,能抑制 Hela 细胞病变和 CBV 复制指数,其 TI 为 2.7。板蓝根药液 0.25~1.00mg/ml 可抑制 CVB3 感染的心肌细胞出现细胞病变和肌原纤维紊乱。
  2. 抗内毒素:板蓝根乙醇提取物 10g/kg 灌胃给药 5d,可显著降低内毒素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降低 MDA 含量,提高 SOD 活力,板蓝根磷脂脂质体、板蓝根氯仿提取物 5ml/kg 腹腔注射,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中板蓝根磷脂脂质体的作用优于板蓝根氯仿提取物。
  3. 抗炎:板蓝根浸膏 2.5、5.0、10.0g/kg 灌胃给药 7d,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6.0、12.0g/kg 灌胃给药 7d,可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板蓝根醇沉物及板蓝根浸膏 8g/kg 灌胃给药,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腹膜炎及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解热:板蓝根醇沉物及板蓝根浸膏 4g/kg 灌胃给药,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及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两者强度相当。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板蓝根提取物 45mg/ml 灌胃给药 0.2ml/ADl,连续 5 周,可促进小鼠外周白胞的分裂,显著增加小鼠脾重和胸腺重量,胸腺和脾脏细胞的数量和直径均增加;板蓝根 70% 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 0.25g / 次,连续 7d,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鼠脾指数,对小鼠 T、B 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板蓝根丙酮提取液按每只 0.05g 灌胃给药 7d,可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板蓝根凝集素 0.054mg/kg 灌胃给药 30d,能使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质内的线粒体、核糖体数量和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数目均增多,促进小鼠胸腺的发育和 T 淋巴细胞分裂增殖 121。板蓝根多糖也能提高正常小鼠的疫功能,并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
  6. 抗肿瘤: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 20、10、5mg/kg 腹腔注射 15d,对荷瘤小鼠 S180 肉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且能延长 H22 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期。50% 板蓝根注射液在体外对小鼠白血病 3CL-8 细胞有强大的直接杀伤作用,其最低作用剂量可达 1:80。
  7.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板蓝根多糖 1.5、3、6mg/kg 腹腔注射 3d,能显著提高中华鳖脑 SOD、CAT 酶活性,对 GSH-Px 酶活性、MDA 含量影响不体外实验也证明板蓝根多糖具有较明显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8. 安全性评价:以 240mg/kg 剂量的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小鼠肝、肾等脏器均无充血、出血和水肿现象,肝 / 体比值无改变。
  9. 体内过程: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 500μg/kg,体内动力学模型为一室模型,动力学方程为 C 为 202.13e0.825t,K 值为 0.8253h-1,t1/2 为 0.8399h。
【药性】

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瘟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丹毒,痈肿。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时行温病:本品味苦性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清热凉血,故常用于温病高热头痛,热毒发斑吐衄,大头瘟,痄腮,丹毒,疮肿等症。凡温病高热头痛者,可与石膏、黄芩、大青叶等配伍,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若热盛神昏谵语者,可与水牛角、生地、金银花。石菖蒲等同用,如《医效秘传》神犀丹。凡温毒发斑吐衄者,可与生地、赤芍、丹皮等相配,以增清热凉血之效;凡大头瘟疫、痄腮、烂喉丹痧、丹毒等症,可与黄芩、黄连、玄参、僵蚕等相伍,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凡急性传染性肝炎,可与茵陈、栀子等合用,如《中国常用中草药》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方。凡疮毒肿痛者,可与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并用,以增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2. 喉痹咽痛: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利咽消肿,故常用于喉痹咽痛之证,可与山豆根、玄参等配伍,以增解毒利咽之功。
  2. 临床新用:板蓝根可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跖疣、尖锐湿疣。
【用法用量】

9~15g。

【成药例证】
  1. 板蓝根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板蓝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2. 抗病毒口服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病毒感染疾患。
  3. 利肝隆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板蓝根、茵陈、郁金、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刺五加浸膏。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用于肝郁湿热、气血两虛所致的两胁胀痛或隐痛、乏力、尿黄;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4. 利咽解毒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喉核红肿、两腮肿痛、发热恶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5. 小儿退热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栀子、牡丹皮、黄芩、淡竹叶、地龙、重楼、柴胡、白薇。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