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木瓜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木瓜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
---|---|
别 名 | 木瓜实(《名医别录》),铁脚梨(《清异录》)。 |
植 物 | 皱皮木瓜 |
出 处 |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种植,其中安徽、湖北、云南、山东等地栽培较多。因产于安徽省宣城市的木瓜最佳,故称其 “宣木瓜”。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炮制】
洗净,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晒干。
【性状特征】
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 4~9cm,宽 2~5cm,厚 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化学成分】
木瓜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三萜类、黄酮类、皂苷、多糖、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木瓜的黄酮和有机酸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 (C30H48O3) 和熊果酸 (C30H48O3) 的总量不得少于 0.50%。
【药理毒理】
- 保肝:木瓜混悬液 3g/kg 对大鼠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10d,可减轻 CCl4 导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坏死,减轻肝细胞脂变,防止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促进肝细胞修复作用,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作用。
- 镇痛:木瓜苷 60、120、240mg/kg 对小鼠灌胃给药 1 次,可抑制小鼠的乙酸扭体反应和甲醛第二相反应;120、240mg/kg 灌胃给药 1 次,可升高小鼠的痛阈,且镇痛作用呈剂量相关趋势。
- 抗炎:木瓜苷 60、120、240mg/kg 对小鼠灌胃给药 1 次,对小鼠耳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趋势。
- 抗氧化:将木瓜黄酮溶液稀释成 0.000313、0.000626、0.001566、0.003132mg/ml,对 DPPH・的清除作用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黄酮溶液浓度为 0.003132mg/ml 时出现最大抑制率为 93.06%。
- 安全性评价:以 83.1、332.5、1330.0mg/kg 灌胃,木瓜苷对小鼠的生殖能力、胚胎形成和胎仔外观、骨骼及内脏生长发育无影响,但 1330.0mg/kg 木瓜苷可使孕鼠总增重明显降低。
【药性】
酸,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本品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如木瓜煎,治筋急项强,不可转侧,即以本品配乳香、没香、生地。治脚气肿痛,冲心烦闷,常与吴茱萸、槟榔等配伍。
- 吐泻转筋:本品治此症,一则使湿浊得化,中焦调和;二则舒筋活络,使吐利过多而致的足腓挛急得以缓解。如蚕矢汤治疗此症,即以本品与薏苡仁、蚕沙、黄连、吴茱萸等同用。此外,本品尚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证。
【用法用量】
6~9g。
【成药例证】
- 颈通颗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
药物组成:白芍、威灵仙、葛根、党参、黄芪、丹参、川芎、木瓜、桂枝、香附、地黄、甘草。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散风利湿。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项疼痛,活动艰难,肩痛,上肢麻木或肌肉萎缩等症。 - 金乌骨通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金毛狗脊、乌梢蛇、葛根、淫羊藿、木瓜、土牛膝、土党参、姜黄、威灵仙、补骨脂。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 秦川通痹片(《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秦艽、川芎、威灵仙、桂枝、独活、木瓜、炙黄芪、干姜、牛膝、当归、苍术、甘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注意事项】
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