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扁豆花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扁豆花
扁豆花

为豆科植物扁豆 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花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6%89%81%E8%B1%86%E8%8A%B1
别 名 南豆花(《广东中药》)
植 物 扁豆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多为栽培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

7~8 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朵,晒干或阴干。鲜用时随用随采。

【炮制】

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性状特征】

花朵多皱缩,展开后呈不规则扁三角形,长 1~1.5cm。花萼宽钟状,稍二唇形,黄色至黄棕色,外被白色短毛,上唇 2 齿几全部合生,较大,其余 3 齿较小,近等大;花冠蝶形,黄白色至黄棕色,龙骨瓣抱合成舟状,上弯几成直角;雄蕊 10,其中 1 个单生,另 9 个花丝基部合生成管状;雌蕊 1,黄色或微带绿色,上弯,柱头顶生,下方有短须毛,体轻。以完整、未开放、色黄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

扁豆花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等。

【药性】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消暑,化湿,和中。用于暑湿泄泻,痢疾。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痢疾:本品消暑化湿,抗菌和中,多用于夏感暑湿,发热泄泻或细菌性痢疾,常制成 100% 煎液口服。
    2. 赤白带下:本品具有化湿抑菌作用,常制成 100% 煎液口服治疗妇女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