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刺猬皮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刺猬皮
刺猬皮

刺猬科动物刺猬 Erinaceus europaeus L.、短刺猬 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或大耳猬 Hemichianus auritus Gmelin.的干燥外皮。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88%BA%E7%8C%AC%E7%9A%AE
别 名 猬皮、刺鼠皮、猬鼠皮、刺球子皮、仙人衣、毛刺
出 处 百度百科


【入药部位】

干燥外皮。

【性味】

味苦、甘,性平。

【归经】

归胃、大肠、肾经。

【功效】

化瘀止痛,收敛止血,固精。

【主治】

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肠风下血,脱肛,痔疮,遗精,遗尿。

【相关配伍】
  1. 治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共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饭前空腹。(《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2. 治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用法用量】

6-9g:研末,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禁忌】

孕妇忌服。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生长环境】
  • 刺猬: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地草原、杂草丛或丘陵地等不同环境。一般多在平原及丘陵地较潮湿或污秽的地方活动,冬季进入洞中冬眠。
  • 短刺猬:栖息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原地带的低洼地以及半荒漠地区的灌丛中,亦有冬眠习惯。分布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草原等地区。
  • 大耳猬:栖息于农田、庄园,砾石荒漠也能见到。
【性状鉴别】
  • 药材性状: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状或直条状,有的边缘卷曲呈筒状或盘状,长3-4cm。外表面密生错综交插的棘刺,棘长1.5-2cm,坚硬如针,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不一。腹部的皮上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具特殊腥臭气。以皮张大、肉脂刮净、刺洁净无臭者为佳。
  • 饮片性状:为密生硬刺的不规则小块。外表面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边缘有毛,质坚韧。有特殊腥臭气。
【特别说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