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刺梨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刺梨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缫丝花 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及缫丝花 Rosa roxburghii Tratt. 的果实。9~10 月采收,鲜用或晒干。本品亦为我省少数民族用药。 | |
---|---|
别 名 | 茨梨,文先果,团糖二 |
出 处 |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直径 3~4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少数带红晕,被有密刺,有的具褐色斑点;顶端有宿萼五瓣,黄褐色,密生细刺;纵剖面观,果肉黄白色,脆。种子多数,着生于萼筒基部凸起的花托上,卵圆形,浅黄色,骨质,直径约 0.15~0.3cm。气微香,味酸甜,微涩。鲜果汁呈深棕色,味酸甜、涩。
【鉴别】
- 取本品鲜果汁 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后,产生红色沉淀。
- 取新鲜果汁点于滤纸上,滴加茚三酮试液,100°C烘约 3~5 分钟,产生蓝紫色。
【性味归经】
甘、酸、涩,平。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积食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
10~20g;鲜品 40~100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