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刀豆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刀豆
刀豆

为豆科植物刀豆 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88%80%E8%B1%86
别 名 挟剑豆(《酉阳杂俎》),刀豆子(《滇南本草》),大弋豆(《本草求原》),大刀豆(《分类草药性》),关刀豆(《广西中兽医药植》),刀鞘豆(《陆川本草》),刀巴豆(《四川中药志》),马刀豆(《闽东本草》),刀培豆(《江西草药》)。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栽培。主产江苏、湖北、安徽。此外,四川、广西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特征】

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约 2~3.5cm,宽约 1~2cm,厚约 0.5~1.2cm。表面淡红色或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 2cm,上有白色细纹 3 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 2,黄白色,油润。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化学成分】

刀豆的主要成分是胺类,还含有赤霉素 A21 (刀豆赤霉素 I),赤霉素 A22(刀豆赤霉素 Ⅱ)及蛋白质等。刀豆的胺类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性】

甘,温。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呃逆,呕吐:本品甘温暖胃,性主沉降,故能温中和胃,降气止呃,可治中焦虚寒之呕吐、呃逆,可与丁香、柿蒂、陈皮等同用。
    2. 肾虚腰痛:本品甘温,入肾经而能温肾助阳,故可治肾阳虚之腰痛,可单用,如《重庆草药》所载单方,以刀豆二粒,包于猪腰内烧熟,或配杜仲、桑寄生、牛膝等同用。
【用法用量】

6~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