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冬瓜子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冬瓜子
冬瓜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的干燥成熟种子。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5%86%AC%E7%93%9C%E5%AD%90
别 名 白瓜子(《神农本草经》),冬瓜仁(《名医别录》),瓜子、瓜瓣(《金匮要略》),瓜犀(《荆楚岁时记》)。
植 物 冬瓜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种。以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产量较大。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收集种子,洗净,除去杂质,选成熟者,晒干。

【炮制】
  • 冬瓜子:净制。
  • 炒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照清炒法,炒至黄白色。
  • 麸炒瓜子:在热锅中撒下麦麸,至冒烟时,倒入冬瓜子,炒至黄色或用大火炒至黄色,筛去麦麩即可。每 100kg 冬瓜子,用麦麸皮 10kg。
【性状特征】
  • 冬瓜子:呈扁平卵圆形,长 1~1.4cm,宽 0.5~0.8cm。表面淡黄白色,一端较尖,间断一侧有小突起的种脐,另端钝圆。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外缘各有 1 环纹(双边冬瓜子)。体轻,剥去种皮,可见白色子叶 2 片,有油性。无臭,味微甜。以粒色白、仁饱满者为佳。
  • 炒冬瓜子:表面为黄色有焦斑,微香,余与冬瓜子相似。麸炒瓜子表面微黄色,有焦香气,余与冬瓜子相似。
【化学成分】

冬瓜子的主要成分是脂、甾醇,还含有三萜、酚、氨基酸、皂苷、生物碱等。冬瓜子的脂、甾醇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药理毒理】
  • 抗肺纤维化:冬瓜子灭菌浓煎液灌胃 33g/(kg・d),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14、28d,可抑制博莱霉素溶液致肺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血清 TGF-β 和 TNF-α 浓度。
【药性】

甘,微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用于痰热咳嗽,肺痈,肠痈,带下。

【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肺痈,肠痈:本品善清肺消脓,能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之肺痈及少腹肿痞,按之即痛之肠痈。治肺痈,可加苇茎、薏苡仁、桃仁,如《金匮要略》千金苇茎汤;治肠痈,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可增大黄、牡丹、桃仁、芒硝,如《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2. 带下病:本品利湿,可用于男子白浊,女子白带,可单用炒冬瓜仁,如《救急易方》。
【用法用量】

9~30g。

【成药例证】
  1. 前列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肾利尿。用于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滴沥不尽;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2. 通淋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土茯苓、韭菜子、泽泻、苍术、川木通、苦参、大黄、金樱子、鹿茸、蜈蚣、冬瓜子。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解毒利湿;用于肾虚瘀阻症,症见尿频、尿急、尿涩痛、血尿。
  3. 阑尾消炎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
    药物组成:金银花、大青叶、败酱草、蒲公英、鸡血藤、川楝子、大黄、木香、冬瓜子(麸炒)、桃仁(去皮)、赤芍、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贮藏】

置干燥处,防虫蛀及鼠咬。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