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佩兰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佩兰
佩兰

为菊科植物佩兰 Eupotorium fortunei Turcz. 的干燥地上部分。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AD%E8%8D%AF:%E4%BD%A9%E5%85%B0
别 名 兰草、水香(《神农本草经》),兰(《毛诗传》),都梁香(李当之《药录》),大泽兰(《雷公炮制论》),兰泽(《本草拾遗》),燕尾香、香水兰(《开宝本草》),孩儿菊、千金草(《续古今考》),省头草(《唐瑶经验方》),女兰、香草(《本草纲目》),醒头草(《得配本草》),石瓣、针尾风(《广东中药》)。
植 物 佩兰
出 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状特征】

茎呈圆柱形,长 30~100cm,直径 0.2~0.5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完整叶片 3 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边缘有锯齿;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气芳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

佩兰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甾醇类和生物碱等。佩兰的挥发油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0.30%(ml/g),本品饮片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0.25%(ml/g)。

【药理毒理】
  • 抗炎:小鼠灌胃佩兰挥发油 0.225、0.45、0.9ml/kg 给药 1h,均能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其抗炎作用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药性】

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湿阻中焦证:本品气味芳香,化湿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治湿阻中焦之证,常与藿香相须为用,以增强芳香化湿之功。其性平而不温燥,又善治脾经湿热,症见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的脾瘅证,可单用煎汤服,或配伍清热除湿之品同用。
    2. 暑湿、温湿初起:本品气香辛散,即化湿,又解表,治外感暑湿常与化湿或燥湿药同用,如《时病论》之芳香化浊法,即以之配藿香、陈皮、厚朴、荷叶等。治湿温初起,如《重订广温热论》五叶芦根汤,则以之与藿香叶、薄荷叶、芦根等配伍。
【用法用量】

3~10g。

【成药例证】
  1. 消咳平喘口服液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二)分册》]
    药物组成:麻黄、川芎、当归、百部、白芥子、五味子、甘草、马兜铃、辛夷、陈皮、半夏、紫苏子、桔梗、藁本、细辛、薄荷、前胡、款冬花、花椒、淫羊藿、黄芪、党参、干姜、佩兰、灯心草、桑白皮。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用于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
  2. 加味感冒丸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分册》]
    药物组成:淡豆豉、桔梗、忍冬藤、金银花、蔓荆子(炒)、蝉蜕、赤小豆、佩兰、栀子(姜炙)、枳壳(麸炒)、连翘、白芷、苦杏仁、天花粉、陈皮(炒)、淡竹叶、芦根、荆芥穗、薄荷、赤芍、石膏、甘草、白茅根、防风、黄芩、菊花、桑叶、紫菀、紫苏子(炒)、青蒿、莱菔子(炒)、化橘红、建曲、马齿苋、牛蒡子、板蓝根、苍耳子(去刺炒)、麻黄、桑白皮(蜜炙)、僵蚕(麸炒)、蓼大青叶。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解表止嗽。用于内热外感引起的头痛,怕冷发热,咳嗽流涕,咽喉疼痛,四肢。
  3. 兰草颗粒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 分册》]
    药物组成:华佩兰、地胆草、马鞭草、薄荷素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属风热证者。
  4. 兰草片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分册》]
    药物组成:华佩兰、地胆草、马鞭草、薄荷素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扁桃炎、咽喉炎、感冒等属风热证者。
  5. 暑热感冒颗粒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剂・第二十一册(中药保护)》]
    药物组成: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感冒病暑热证候,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