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菜

来自中药图谱资源库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东风菜
东风菜 Dōng Fēng Cài
Aster scaber Thunb.

http://online.bjyyjy.org.cn/%E4%B8%9C%E9%A3%8E%E8%8F%9C
别 名 草三七、疙瘩药、白云草、钻山狗、山蛤芦
科 属 菊科 > 东风菜属
出 处 《中国植物志》 第74卷 (1985)


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100-150厘米,上部有斜升的分枝,被微毛。基部叶在花期枯萎,叶片心形,长9-15厘米,宽6-15厘米,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顶端尖,基部急狭成长约10-15厘米被微毛的柄;中部叶较小,卵状三角形,基部圆形或稍截形,有具翅的短柄;上部叶小,矩圆披针形或条形;全部叶两面被微糙毛,下面浅色,有三或五出脉,网脉显明。头状花序径18-24毫米,圆锥伞房状排列;花序梗长9-30毫米。总苞半球形,宽4-5毫米;总苞片约3层,无毛,边缘宽膜质,有微缘毛,顶端尖或钝,覆瓦状排列,外层长1.5毫米。舌状花约10个,舌片白色,条状矩圆形,长11-15毫米,管部长3-3.5毫米;管状花长5.5毫米,檐部钟状,有线状披针形裂片,管部急狭,长3毫米。瘦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4毫米,除边肋外,一面有2脉,一面有1-2脉,无毛。冠毛污黄白色,长3.5-4毫米,有多数微糙毛。花期6-10月;果期8-10月。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北部、中部、东部至南部各省,生于山谷坡地、草地和灌丛中,极常见。也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此植物在浙江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蛇毒,效果良好(裴鉴等,中国药用植物志7: 图350,1964)。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此植物“主治风毒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堪入羹臛食”。

©2018-2022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